外资和内资都对中国经济无信心 中国民众在自保(图)

作者:文龙 发表:2024-02-10 18:1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经济差,民众想法自保。
中国经济差,民众想法自保。(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4年2月10日讯】(看中国记者文龙综合报导)外资不断撤离中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内资也对中国经济没有信心,裁员潮和失业潮也席卷中国各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民众通过购买黄金等方式自保。

国内外投资人对中国经济失去信任

中国官方发布的最新经济数据显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创下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降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体水平的普遍下降,即所谓的通货紧缩现象,会给经济造成很大的麻烦。物价下跌会使家庭和企业难以每月支付抵押贷款、企业贷款和其它债务。

富兰克林坦伯顿开发中国家基金投资组合经理塞加尔(Chetan Sehgal)对英国《金融时报》说:“中国将向世界各国输出通货紧缩,你会发现各国都在应对中国产能过剩。”

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中国区负责人普拉萨德(Eswar Prasad)告诉《华尔街日报》,中国最新的物价数据和其它疲软的经济信号“预示着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隐患重重的时期”。

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投资者们纷纷避险,离开中国资本市场。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文指出,今年以来中国股市令投资人惊心动魄,中国大陆和香港股市单是在1月份就蒸发1.5万亿美元,若与2021年所创下的高峰相比,中港股市蒸发了7万亿美元,跌幅约35%。同期间美国股市上涨了14%,印度股市上涨了60%。

文章分析认为,这显示出北京当局的根本问题,就是外资和内资曾信任过往的高速增长。现在这种信任已经消失,为中国的成长带来严重后果。

《经济学人》指出,最值得注意的是,外国投资人已经不再喜欢中国了。近几个月来,外资一直卖中国股票。

《经济学人》认为,北京当局一连串救市的作法,例如,换掉证监会主席、祭出禁空令、要求国家队进场救市等,只能暂时支撑股市。北京当局需要重新思考国家在经济中的角色,只是习近平不太可能放松控制。而投资人知道无法逃避政治问题,就会更畏惧胆怯。

中国经济低迷连累国际投行开始裁员

据路透社2月9日报道,随着中国经济困境加剧,国际投资银行准备在亚洲更多裁员。而且,中国大陆和香港(主要的区域投资银行中心)的新一轮裁员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加快步伐。

两位知情人士称,美国投资银行拉扎德(Lazard)上个月在内部宣布将关闭北京办事处,导致部分员工被解雇,而其他员工则将被调往香港。也有两位知情人士表示,欧洲同行罗斯柴尔德(Rothschild & Co)在此前解散了其上海团队。美国银行上个月宣布在亚洲裁员20多个工作职位。

中国股市徘徊在五年来的低点附近,加上中国从疫情中复苏的力度弱于预期,加深了投资者的担忧,并使企业的内需前景恶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导致外国投资者纷纷撤离。

据两名投资银行猎头公司表示,仅在香港就有400多名投资银行雇员失业,其中大多数专注于中国交易。

伦敦证交所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投行来自中国客户的股票业务收入下降至40亿美元,比2022年下降30%,去年并购下降16%至6.29亿美元。

两位了解瑞信计划的消息人士称,随着瑞银收购瑞信后,正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裁员。

中国人为什么日渐对经济失去信心?

《纽约时报》中文网2月9日发布的“最受欢迎的50篇文章”中关注中国经济,文章认为,在过去4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经济曾看起来势不可挡,推动它崛起成为全球超级大国。但中国经济现在正受到一系列危机的困扰。多年的过度建设和过度借贷引发了房地产危机,同时还出现了更大的债务危机,而年轻人正受到创纪录的失业率的困扰。在经济坏消息接踵而来之际,一个新的危机正在出现:信心危机。

人们对中国经济的未来越来越缺乏信心,并已开始转向绝望。消费者不愿花钱。企业不愿意投资,也不愿意创造就业机会。可能成为企业家的人不想创建新公司。

“信心不足是目前中国经济的一个主要问题,”澳大利亚金融服务公司麦格理集团的中国经济研究部主管胡伟俊说道。

他还表示,信心削弱与经济下滑正在形成一种相互加剧的恶性循环。中国消费者不花钱是因为他们担心就业前景,而企业降低成本、不再招聘是因为消费者不花钱。

消费情绪低迷,民间投资停滞。房地产公司濒临崩溃,地方政府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青年失业率持续攀升。经济增长受挫正在侵蚀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盛气凌人的指挥者形象,并可能对他执政十多年来的构成最持久、最棘手的挑战。

“这是个充满巨大不确定性的时刻,可以说是对习近平政府最缺乏信心的时刻,”亚洲协会中国分析中心研究员牛犇(Neil Thomas)说,“对中国经济来说,情况越糟糕,习近平做出某种方向性调整的可能性就越大。”

中国民众想法自保

不仅外国投资者,中国大陆的消费者也感受到了经济大幅下滑所带来的阵阵寒意,为躲避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困局,人们大量购买囤积黄金,甚至连中国央行也不例外。

中国央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2月7日发布数据称,截至1月末,央行外汇储备32193.2亿美元,较去年12月下降186.6亿美元;黄金储备7219万盎司,环比增长32万盎司,连续15个月增加。分析人士指出,从长远来看,加大黄金储备,有利于提升官方储备的稳定性,增强外围风险抵御能力。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World Gold Council)1月31日发表的《2023年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2023年黄金需求总量达到4,899吨,创下有史以来最高。各国央行净采购量超过1,037吨黄金,仅次于2022年的1,082吨,为1950年以来的第二高数据。其中,中国央行净买逾225吨黄金,为1977年开始统计该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准。

报告说,中国对黄金的投资需求(包括金条和金币)成长了28%,达到280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欧洲的急剧下降。尽管全球需求保持平稳,但去年中国的金饰消费量增加了10%,达到630吨。

中国问题专家、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市场学教授谢田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中国民众购买黄金,是出于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

“他们担心因为房市泡沫破裂和股市崩塌,人民币会泡沫化并大幅度贬值。”谢田说,“乱世之中,黄金是传统的保值通货”。

《经济学人》指出,中国投资人对中国经济失去信心,中国有钱人的财产和金融投资都在下降,许多中国资本正在流出。那些无法绕过中国资本管制的人,则转向更安全的货币市场基金,或是涌入在中国上市、追踪外国股票的基金。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