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的习俗有哪些?(组图)

作者:清浅 整理 发表:2018-02-12 00: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4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的习俗有哪些?
快要过年了,有些民间习俗与禁忌,我们得先知晓。(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过年前,我们除了要准备丰盛的年货之外,更得注意初一到十五的习俗与忌讳。不过,中国自古属于农业社会,许多民间习俗传承迄今,可能有更多的禁忌与习俗早已不复见。小编收集了一些资料,现在要带大伙儿来了解传统的民间习俗,看看以前的人究竟是怎么过年的!

大年初一

依据汉代东方朔《占书》记载,新年第一到第八天,分别依序为人类和各种畜牧作物的生日:“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初一乃是“鸡日”。

百姓习惯在这天放鞭炮来驱跑年兽,并祈求合家平安。有的人还会到亲友家拜年,此乃“走春”。还有民众会趁天亮前到寺庙前等开门,用意在于要第一个抢拜第一炷香,此乃“抢头香”。据说,抢到头香的人,这一年内会特别受到神明的护佑。

此外,初一这天不可以动用扫帚,不然运气会被你扫光,还会破财。

若是非扫地不可,则须从外头扫到里面。为了避免犯了禁忌,还是尽量在除夕前扫除干净。此外,还不可以倒垃圾、向外泼水,意涵也与不可扫除相同。

大年初二

初二是“狗日”、“迎婿日”,“初二回娘家”亦是人尽皆知的习俗。出嫁的女儿会与夫婿携带礼品与红包一起回到娘家吃午饭,以前习俗是说不可以在娘家用晚饭,并得赶回婆家去。此外,有的人家也会选择在初二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大年初三

这天乃是“猪日”、“赤狗日”,由于“赤狗日”的谐音为“赤口”,所以初三最大的禁忌即是:不可外出拜年,以免与人起争执。只是,随着时代更迭,人们已经不太在意这一项禁忌,为了把握一年一度难得的新春假期,总会与人相邀拜年,热热闹闹地度过这一天。

大年初四

这天得“羊日”、“祭财神”,此外亦是老板决定要炒谁鱿鱼的关键日子。当某人没被老板邀来祭拜神明时,那他就得“心知肚明”,自己该收拾收拾,预备再找新工作了。初四还是灶王爷来探查户口的日子,所以全家人不宜外出,应当乖乖待在家中。

大年初五

初五又称“牛日”、“破五”、“开工日”、“隔开”,这一天还要“送穷”:天亮后,大伙儿赶忙放炮、打扫,此举代表将不吉利的通通赶出门去。

这一天还得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以减除谗言带来的侵扰。因为初五是财神爷生日,所以人们深信在这一天祭拜财神,能够招来更多福气与财气。于是,很多公司、店家纷纷选在这一天开工。

大年初六

初六乃是“马日”。传说在初六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年满十二岁的男孩子,因为十二等于两个六,六六大顺嘛!

根据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民间流传大年初六得“送穷”,此外初六也是施肥日,古时农家都选择在初六开始下田耕种。

大年初七

初七是“人日”,是纪念人类被创造出来的日子。此日,又称“七元节”、“人庆节”、“人胜节”、“人七日”、“人口日”。民间流传这一天要吃及第粥,就是希望能借此象征来科考高中。据说东亚新年流行煮七种蔬菜制成的羹或粥,期望借此为家里带来好彩头。然而,“七菜”必须全部吃完,因为若有剩余或倒掉会致使福气没了。

大年初八

初八是“谷日”,民间传说是谷子的生日。这一天若是天气好,是预告这一年会五谷丰收,倘若是坏天气,那么就预告这一年的收获欠佳。此日的习俗是祭拜着写有谷物之称的众牌位,而且这一天内也不能吃煮熟的谷物,这样具有珍惜粮食、敬重农业之意。

初八又称“顺星节”,据说是诸星下凡的日子,也是一个可以预知今年运气的日子。

大年初九

民间传说初九玉皇大帝的诞辰,所以各地会举办盛大的祭天仪式。

众人浩浩荡荡又尊敬地向天公祝寿,祈求玉皇大帝能让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过上风调雨顺、平安健康的日子。

大年初十

此日又称为“地日”、“石不动”、“石磨日”、“十子日”。民间传说初十是石头神的生日,所以,大家通通不可以动用石头制成的器具。一般来说,是不准搬动石碾、石磨、石臼等石制工具,也不可以打制石头、用石头进行任何建盖工程。若是不理会此项禁忌,据说庄稼会有所损害。民间一般会在石头前摆放供品来虔诚祭拜。

正月十一

这日是岳父要宴请女婿的“子婿日”,也是民间称的“十一请子婿”。所以,女婿得与妻子从家中赶到娘家,接受娘家的款待。当女婿与妻子尚未到达娘家时,妻子的兄长必须提前到门口迎接他们夫妻俩,此举显示娘家对女婿的尊敬。另外,宴席上所吃的食物是初九庆祝玉帝生日时所剩下的菜肴。民间往往在祭拜过后,菜肴会剩下不少,因此娘家就不须再费心张罗,只需要以这些美食招待女儿女婿即可。

另外,因为“各地不同俗”。所以,初十一对某些地区是有特殊意义的。初十一对福州一带来说,是元宵佳节前的一个小节日--“上采日”。福州人往往会点灯庆祝,而他们也习惯在元宵节来临的前数日,也就是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一之间,由担任外公外婆的长者来赠灯给外孙们。

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的习俗有哪些?
初十一对福州一带来说,是元宵佳节前的一个小节日--“上采日”。大家会点灯庆祝。(图片来源:Pixabay)

正月十五

元宵节是它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亦是大地回春的夜晚。

民间有首童谣这么唱道:“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今人可知晓,接近正月十五时,家家户户开始准备物品要来庆祝元宵节。汉代就已经有元宵节了,可是宋代才出现吃元宵的习俗,不过元宵最早是被称为“浮元子”,商人则称它为“元宝”;南宋人则称之为“乳糖圆子”,直到明代才把这种糯米团子称为元宵。民间百姓约莫从正月十二日开始在选购灯笼,并搭盖灯棚。

 

参考资料

〈元宵节一定要吃的食物〉

〈元宵节知多少:元宵节由来、元宵节的传说和传统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之正月十一“子婿日”〉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