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发话 南方洪灾有更深层原因(图)

作者:端木珊 发表:2016-07-07 04:1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武汉市受暴雨袭击变泽国。(图片来源:中央社)

【看中国2016年07月07日讯】(看中国记者端木珊综合报导)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已经导致长江中下游等地多个城市进入“看海模式”。李克强对此指出,不少城市出现内涝,反映出城市建设历史欠账较多。

李克强:内涝反应城市建设历史欠账

据官媒新华社消息,自6月30日以来,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已经导致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11省(自治区、直辖市)67市(自治州)331个县(市、区)2333.5万人受灾。民政部5日的消息显示,目前已经有170人在洪灾中死亡或失踪。

与此同时,不少城市出现内涝,进入“看海模式”。7月5日至6日,李克强到湖北武汉、湖南岳阳等地考察防汛抗洪情况。期间,李克强表示,不少城市出现内涝,除了降雨集中的因素外,也反映出城市建设历史欠账较多。

据住建部2010年对中国351个城市专项调研显示,2008年到2010年间,中国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其中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在发生过内涝的城市中,57个城市的最长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

2013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发布的首份中国城市内涝报告显示,全国642座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中,有340座城市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

根据2006年发布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要求,城市一般地区排水设施的设计暴雨重现期为0.5-3年(即抵御0.5-3年一遇的暴雨),重要地区为3-5年。而事实上,70%以上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设计暴雨重现期小于1年,90%老城区的重点区域甚至比规范规定的下限还要低。

重地上轻地下 年年内涝非偶然

上月早些时候,陆媒《中国城市网》报道,城市雨水排泄主要依靠城市自然调蓄能力和城市排水设施建设两方面。当暴雨来袭,雨水排泄速度跟不上降雨量,雨水迅速聚集,就会导致内涝出现。

报道指,中国高强度的城市建设,大量柏油路、水泥路的出现,改变了原本的生态体系和水文特性。以中国北方城市为例,城市开发建设前,70%~80%的降雨可通过自然滞渗进入地下,只有20%~30%的雨水形成径流外排;城市开发建设后,道路、地面等设施建设导致下垫面硬化,70%~80%的降雨形成径流,仅有20%~30%的雨水能够入渗地下,雨水无法下渗,直接导致城市内涝。

此外,湖泊、湿地、河流等天然蓄水池也随着城市的建设被侵蚀和破坏,造成整个水系的碎片化。

与此同时,中国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多年来饱受诟病。早在十八大召开的时候,时任总理的温家宝就曾表示,“许多城市对防洪、排水地下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必须深刻汲取教训,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中国青年报》引述规划、建设界的很多专业人士认为,中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中“重地上轻地下”,市政管理中“重建设轻维护”。

今次受灾最严重的武汉在三年前通过了《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水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投资129.85亿,改造、完善市内排水系统。市政府当时信心十足的承诺,三年后武汉将告别“看海”。

当时的媒体宣称,“三年攻坚计划完成后,将能抵御200毫米/24小时、50毫米/1小时的特大暴雨。这样的雨量在武汉历史上平均10年才会出现一次”,“一天下15个东湖也不怕”。

讽刺的是,在三年期满的今天,武汉全城百余处被淹,交通瘫痪,部分地区电力、通讯中断。截至7月6日8时,湖北省17个市,80个县,逾1090万人受灾,死亡47人、失踪10人,直接经济损失158亿元人民币。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